做好群众工作要善用“四诊法”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4-06

        近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调研时强调,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指出群众工作是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这说明新的历史时期,群众观念只能强化,不能淡化;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俗话说:“工作不厌细。”笔者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是要细上加细,借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望”,就是察言观色。群众的“脸色”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决策和言行正确,群众的“脸色”就好看,他们的工作热情就高,反之,群众的“脸色”阴沉,就说明他们心里不痛快。从这个角度讲,群众“脸色”就是群众工作的“晴雨表”。党的干部只有学会“看群众脸色行事”,善于分析群众的喜怒哀乐、情趣爱好,注重审视自己的决策和言行,从中发现问题,反思自我,加以改进,才能更加得民心、顺民意。

  “闻”,就是洗耳恭听。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做群众工作不能只听好听的话,更要善于听牢骚话,这是反映群众不满情绪的信号,有助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做好工作。当年毛泽东同志正是通过骂自己的群众来反思不足,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利民措施,不但消除了群众怨言,而且密切了军民关系。时下领导干部更应以宽宏的肚量、细致的心态,为倾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开辟“绿色通道”,与人民群众同享喜悦、共分忧愁。

  “问”,就是刨根问底。向群众问询情况时,学“蜻蜓点水”不会得到全面的信息,不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只有拿出“涉深水者缚蛟龙”、“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儿,才能从群众中的只言片语、三言两语中挖出更多的信息,进而加深与群众的感情交流。为了科学决策,就要学会向群众问“计”;为了社会稳定,就要学会向群众问“需”;为了取信于民,就要学会向群众问“效”。只有做到想问、敢问、真问,才能对事关群众的大小事儿探究个一清二楚。

  “切”,就是摸准脉博。对待群众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和应付,做群众工作必须像医生给病人号脉一样认真,这样才能开好方子、对症下药,才能找出群众的思想问题,联系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实现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目前群众仍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吃饭、上学、医疗、住房、就业等一些现实问题,有的还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劳保、环境等方面的一些敏感问题。党员干部必须善于从这些方面号脉,切中薄弱环节,拿出解决群众问题的有效措施,帮助化解民难,凝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