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贫一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记我校“第一书记”杨军

发布者:新闻中心审批人发布时间:2020-07-02

编者按:
    脱贫攻坚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多年来,校党委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选派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校驻村第一书记们积极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努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关注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学习先进事迹,弘扬奉献精神,总结经验成果,学校特推出驻村第一书记个人事迹系列报道栏目,生动展示我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时代风采。

山村里的“羊倌书记”
——大连海洋大学派驻建昌县素珠营子乡王君杖子村
第一书记杨军个人事迹

    杨军,男,中共党员,按照校党委选派干部到省级贫困县所辖乡村工作的部署和安排,2018年起任建昌县素珠营子乡王君杖子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在幼子3个月,妻子工作不稳定等种种背景下,毅然决定投入到乡村脱贫攻坚战中。他生于农村,工作于城市,扶贫于山村,拥有“三个故乡”的他将青春热血撒在了这片辽西山区。
    刚任职山村的时候,面对乡村领导和群众的期望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正是他在行业中磨练出来务实性、精准性和溯源性,让他甘心俯下身子,一头扎进了山区攻坚脱贫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调研排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初到基层,素珠营子乡党委对全乡第一书记周全考虑,统一安排,将大家的宿舍安置在乡政府。杨军所派驻村王君杖子村是全乡最远最贫困的村庄,村部距离乡政府35公里,全村有13个自然屯在18公里的马蹄形山路两侧分布,其中8个自然屯沿山路分布,5个位于山沟深处。摸清山村环境、社会人际关系成了融入乡村的第一步。杨军雇佣当地三轮车,耗时七天将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基本调查清楚。考虑到扎根乡村,保质保量完成组织部交于的重任,他将私家车开到山村,往返奔波于乡村之间。

    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全乡开展了摸底大排查活动。通过走访1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军切身感触到派驻村村民生活的艰苦程度,看到了山村孩子接受教育的困难情景,听到了村民渴望幸福生活的呐喊声。如何带领大家彻底走出贫困,杨军认识到做好乡村发展规划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他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设备,带来无人机,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自然屯进行了航拍,整理掌握了村屯的自然面貌。“要想富,先修路”,全村村民紧靠2.5米宽石板路出行,如何改变现状?这个问题一直制约着全村经济的发展。杨军与村书记奔走于县交通局和住建局之间,最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8年度完成了2.5公里自然屯村路铺设,完成了7.4公里村路扩宽工程;2019年度完成了2.1公里自然屯村路铺设,完成了本村直通养马甸子乡的道路路基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状况,为发展本村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认准目标,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杨军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信息性和资源性,积累了很多乡村致富的成功案例。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杨军制定了“木耳大棚种植”“秸秆综合利用”“果木认养”“三峡黑鸡养殖”和“农家山庄”等乡村发展规划。通过召开村党支部和村党员大会,最终确定了本村发展澳寒羊养殖的乡村振兴之路。
    澳寒羊属澳洲白和寒羊品种的改良品种,产羔成活率高,肉质鲜嫩,出肉率高,为吸引建档立卡贫苦户的加入,采取了党员干部先行先试的示范推广策略。为掌握澳寒羊养殖技术,杨军和村书记多次前往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洽谈交流,得到了该公司的大力支持!由于澳洲白种羊养殖环境的变化,村党员花1.6万元购进的种羊得毒血症死亡,经过杨军的沟通协调,不断的向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申诉,获得该公司无偿捐赠种羊一只,为本村澳寒羊养殖业燃起了新的希望,他因此被村民称为“羊倌书记”。“发展产业,技术先行”,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引用先进的增养殖技术,增加澳寒羊销售的附加产值,这些问题一直是杨军在不断奋进去达成的目标。

  

    他多次邀请澳寒羊增养殖技术顾问来村里开展技术培训,前往养殖基地现场指导,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得到专业的技术指导。现在王君杖子村依靠本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形成了饲料自供、技术成熟的养殖示范基地。养殖基地由去年的60只已发展到现在的300余只,全村已达到700只的规模,养殖业在本村得到了大力发展,产业效应效果显著。

    广开门路,多举措助力攻坚脱贫

    发展产业,缺少资金是每一位驻村书记面对的现实问题。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贷款的优惠政策,杨军多次邀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主任来村进行扶贫贷款政策解读,实地考察预养殖户家庭条件,为养殖户制定牲畜增养殖方案,两年间共协调办理扶贫贷款47万元,做到亲民于身、爱民于心。他还通过拿出积蓄、透支信用卡等方式,无偿将资金注入到养殖产业中,为建档立卡户发展养殖业贡献己力。
    为发展本村村集体经济,杨军多次的前往县扶贫办、村级帮扶单位沟通汇报,得到了有关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为本村集体经济注入45万元资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杨军召集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召开大会,广纳贤言,决定将扶贫资金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注入到澳寒羊养殖基地中。现在,村集体经济每年最低有4万元分红,为村集体下一步发展其他产业打下了基础。

    “扶贫先扶智与志”,派驻村冬夏两季蹲墙根的现象多见,缺少发展的动力,改变村民“慵、懒、散”的意识形态势在必行。杨军组织了“支农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下乡进行农业知识宣讲活动;组织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将单位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钱款送到贫困户家中;联系了“建昌县阳光爱心团”为本村适龄失学儿童送去助学款、学习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通过“文化电影下乡”活动播放致富宣传片不断激励村民发展产业自救致富;通过“环境治理,平安乡村”等活动,让村民增加自身热爱家乡的意识,加强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各种活动改善了村民陈旧的思想意识,燃起了村民心中奋发向上的激情。

    紧抓党建,注重实干和强化落实

    抓好攻坚脱贫,实施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农村组织建设才是关键,这也是省委选派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两年间,杨军共召集支部党员大会18次,支部委员会19次,开展党课学习6次,组织生活会4次,发展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2人,为村级党组织先进性、纯洁性夯实了基础。通过沟通交流,杨军架起了校党委与村两委之间的桥梁,切实起到了交流经验、鼓劲加油、凝心聚力的作用。
    出色的工作成绩下,辽宁日报、辽沈晚报等多家媒体赴王君杖子村进行了相关报道采访,辽沈晚报推出特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干苦干辽宁答卷,第一书记的扶贫手记”,以“从大学老师到‘羊倌书记’”为题,整篇幅报道我校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杨军同志脱贫攻坚事迹。

     在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的带动下,在校党委和学院党支部关心支持下,村干部精神振作起来了,村民面貌焕发一新了,村容村貌也有了质的变化,全村对未来的富裕生活充满了憧憬。相信,未来的扶贫路上,杨军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实干的作风帮助王君杖子村取得更大的突破。  

组织人事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