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脱贫攻坚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多年来,校党委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选派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校驻村第一书记们积极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努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关注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学习先进事迹,弘扬奉献精神,总结经验成果,学校特推出驻村第一书记个人事迹系列报道栏目,生动展示我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时代风采。
不忘初心担使命、心系百姓助扶贫
——大连海洋大学派驻阜新市彰武县二道河子蒙古族乡
冮家村第一书记朱维全同志个人事迹
朱维全,男,中共党员,按照校党委选派干部到省级贫困县所辖乡村工作的部署和安排,2018年3月起担任阜新市彰武县二道河子蒙古族乡冮家村第一书记。参加扶贫工作两年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浪潮中,为老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懈努力,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2018年、2019年他连续两年选派干部工作考核为“优秀”。2019年,他被中共彰武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称号。
走出来的村情,谈出来的民情
冮家村位于阜新市彰武县东部,地势平坦,资源匮乏,全村百姓以种植玉米为主,耕地少,人均收入低,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七零后干部只有1人。
春耕时节朱维全和村民在田地里交流
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为了顺利开展扶贫工作,他积极了解村里的情况,走遍了村里的7个村民组,一万多亩土地,足迹踏遍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山水水,他热心的同老百姓唠家常,了解他们的想法,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意见,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起了好头,打下良好的基础。用老百姓的话说“这个大连小伙是一个接地气、重实干的干部啊”。
加强党的建设,凝聚干群思想
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是老百姓的“家”。朱维全到村后,把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规范党支部组织工作程序,严格履行“三会一课”制度,亲自给党员干部上党课,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学习意识,带头提升老百姓内生动力。坚持“四议一审两公开”,逐步推进村“两委”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改变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面貌。2018年,他协调近5万元资金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强化了党的阵地建设。2019年,他再次协调了5万元资金,修建了村文化广场,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村党员大会朱维全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实施产业扶贫,戮力脱贫攻坚
朱维全总是说:“我既然来了,就得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为老百姓多挣点实惠”“我得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只要我在这,能富一个是一个”。这些话不仅是朱维全说出来的,也是他做出来的。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名基层战士,他联系群众、真抓实干、作风过硬、精准扶贫,在驻村两年时间里他的足迹踏遍村落的每一户建档立卡家庭,逐一了解家庭情况,帮助确定脱贫项目,核对项目数据,保证不落一户不缺一人。两年来,他协调近80万资金修建村路8.5公里,为村民解决出行难题,使“最后一公里”直达民心。
朱维全请农业专家和经销公司到村考察项目和土地情况
如何带领村集体引领老百姓共同致富?这一直是朱维全深入思考的问题。2018年,在朱维全的带领下,冮家村与北京环宇通圆经销公司合作研究地瓜种植项目,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模式。2019年,他协调57.6万元资金成立彰武县祥泰信养牛专业合作社,重点带动60户通过参与肉牛养殖实现脱贫,老百姓的幸福写在脸上,朱维全的欣慰埋在心里。
抓实教育扶贫,拔出贫穷根子
朱维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深知“扶贫先扶智”的道理。他说:“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也是土里刨食长大的,我深知农民的艰辛和不易,特别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有时候真的是手足无措,有心无力。”驻村后,他特别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断向村民了解学生的情况,他说:“有教育无贫穷,有了知识精气神才足,生活会更有信心”。通过深入群众,他向大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在村里积极推行家庭家风教育并亲自为家长和孩子们上课,主动帮助村里的孩子解决教育难题。他了解到贫困户张大妈外孙女学业存在困难,第一时间为其争取到每年3600元的爱心慈善教育资金,让张大妈一家感受到党组织带来的温暖,更让孩子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有两名初中毕业生没有考上高中还想继续读书,朱维全对孩子进行学业指导,推荐两个孩子去了不同的公办中职学校学习,并陪同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学校报到,家长和孩子对学校和专业非常满意。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朱维全积极组织和参加彰武县“教育扶贫”暨2019年高考咨询会,为彰武县高考学生提供义务咨询和填报志愿服务。
……这个时候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得到正确的指导,像灯塔一样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能够为彰武县教育扶贫事业做出贡献我很高兴。希望在我的指导下继续深造,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更有用的人。
——摘自朱维全驻村日记
朱维全始终不忘党的承诺和嘱托,把责任与担当扛在肩头,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对于家庭他从不言困难,把对父母、妻子和女儿的爱与愧疚都埋在了心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常说:“我热爱驻村扶贫工作,热爱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我会传承‘彰武治沙精神’,尽我所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他坚信,用自己的勤劳和奉献,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帮助;他承诺,一定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为党和人民交付一份满意的答卷。
组织人事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