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小小楼宇长,抗疫“大管家” ——我校学生宿舍楼楼长抗疫工作纪实

发布者:新闻中心审批人发布时间:2021-01-11

    极其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封存了历史,充满希望的2021年在满怀期待中开启了新世界,新年的到来让大家看到了怡人的朝阳和绝美的初雪。不安的世界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祥和,然而在这背后却演绎着一段由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18个人的“小小楼宇长、抗疫大‘管家’”的感人抗疫故事。

    我将无我,随时准备着
    2020年12月22日凌晨,学校吹响了校园疫情阻击战的集结号,五位教职工党员接到了学校急促的来电:“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大学生公寓需要宿舍楼楼长,请马上准备两套换洗衣物,尽快到达大学生公寓,做好长期入驻准备”。
    “处长,我电话保持畅通,随叫随到。”“等我通知,常兵同志。”。 凌晨3点,付常兵接到电话通知,任务待定,他下意识地把已经调至最大声音的手机铃声又按了一遍,生怕错过了什么。5点30分,他接到进驻大学生公寓任务的通知,来不及收拾行李,看了眼还在睡梦中的儿子和一直处在发愣状态下的妻子说了一句“学校有事需要我,一段时间可能回不来,照顾好孩子,晚上害怕就去姥姥家住”,就这样踏着夜色前往大学生公寓。
    “处长,没问题,我马上收拾行李,稍后就到!”“好的庆丰,开车注意安全!”,默默的看了看睡梦中的妻儿,义无反顾的前往学校。不到半个小时,王庆丰快速驱车赶到了大学生公寓指挥部。
    12月21日晚,当得到通知要求所有学生原地待命时,凭着工作敏锐性,王海鹏意识到可能有突发事情。一直不敢入眠的他,当22日凌晨再次接到学校电话,告知他简单准备换洗衣服,按时赶到大学生公寓时,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已经病了两天的爱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赶紧帮着收拾东西。本来,他计划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后,请个假直接领着生病好几天的岳母和爱人到医院看病。但是,因事发紧急,他来不及考虑太多,毅然决然直奔大学生公寓。
    在全校还未进行核酸检测之前,在一切皆是未知的危急关头,五名教师党员没有任何犹豫,挺身而出,成为了第一批进驻大学生公寓的楼长,他们都是有着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学工人,进驻后与学生同吃同住,一个人负责上千名学生的教育引导服务工作。他们是: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宁、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海鹏、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纪检委员李明智、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付常兵、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王庆丰。

    前路未知,吹响冲锋号
    12月22日上午8点,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做了简单快速的工作布置:一公寓王海鹏、二公寓付常兵、三公寓王庆丰、四公寓刘宁、六公寓李明智......马上穿好防护服进驻开展工作。就这样,在大学生公寓疫情还不明晰的情况下,他们成为了第一批入驻大学生公寓的排头兵。校党委书记姚杰用有些嘶哑但异常坚定的声音告知大家“一定做好防护,平安完成任务”,校长宋林生帮助每位老师在胸前写好各自的名字。那一刻,他们拥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和使命--大学生公寓“宿舍楼楼长”。 一栋楼,一名老师,就这样肩负起和5000余名学生同吃同住同抗“疫”的重担。
12月22日上午9点,5名宿舍楼楼长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的走进了“战场”,开始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准备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四公寓是防控的重点,核酸检测首当其冲,楼长刘宁临危受命,丝毫没有犹豫,逐楼逐寝进行通知。防护服将她矮小的身材包裹的严严实实,但透过护目镜大家都能看到一双坚毅的眼神。
三公寓楼长王庆丰第一时间开展了楼层长志愿者招募,并建立寝室长微信群,不到1个小时就建成了整栋楼216个寝室的通讯网。32名楼层长志愿者挺身而出,有序组织各楼层同学入场,高效完成了1037人的核酸检测任务。

    一公寓和二公寓紧密配合,付常兵负责楼下疏导,王海鹏负责楼上组织,现场井然有序。到了中午,负责六公寓的李明智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坚持着带领全体研究生完成了核酸检测。那一天的天气真冷,可是每一位宿舍楼楼长却都大汗淋漓,累的抬不起腿。
    保驾护航,大爱师生情
    第一晚,封闭的校园灯光昏暗,所有的楼长彻夜未眠,逐个寝室走访察看,安抚大家焦躁不安的心情。那一晚,他们和学生的心紧紧相连,无暇和家人报一声平安。
    第二天,各种群消息响声不断,微信工作群信息一条接一条,还要分发三餐,那一天真的手忙脚乱。由于还有授课任务,负责六公寓的楼长李明智为了第二天正常上课,备课到凌晨1点,疲惫的他带着口罩在沙发上入眠。

    作为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老辅导员”,各位楼长尽展其能,带领广大青年攻难克坚。一公寓楼长王海鹏组织17名热血青年学生成立了“大海大青年抗疫突击队”,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他们每天为公寓5109名师生配送12219份餐食;他们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起床,每天微信运动两万余步,10余天来累计卸运物资十余吨......他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为大海大铸造了避风的港湾,为公寓的师生保驾护航。
    疫情初始,很多老师来不及吃饭,饿了一桶泡面解决问题。为了让冲锋在一线的学工人吃饱吃暖,三公寓楼长王庆丰自发组织7名青年志愿者成立了“大海大应急小队”,负责为老师配餐。志愿者们每天冒着风寒准时送餐,看到老师们感激的笑容孩子们也倍感温暖,这一做便是十余天。

    四公寓的情况是特殊复杂的,楼内住着1104名来自 6个学院的986名本科生和118名研究生。最初的48个小时里,楼长刘宁无眠无休,消杀隔离、安抚慰问,深入学生寝室去解决矛盾、谈心谈话......无数的任务、指令、数据、通知在等待她一一落实。
    “几楼几寝室订餐数量有问题,找谁?”找刘书记。
    “生病了要去买药找谁?”找刘书记。
    “眼镜腿坏了,谁能帮忙拿去修?”找刘书记。
    “几楼水房漏水、灯管坏了找谁修?”找刘书记  ......
    她永远都知道学生们需要什么,尽可能的去协调解决,用自己的真心、关心、爱心去安抚一颗颗不安的心。

    二公寓楼长付常兵为了及时掌握学生情况,特意住在学生寝室内,日夜与学生为伴。他和学生说:“在病毒面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置身其中。”他组织学生成立了“联防学生小组”,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防控措施,汇聚成夺取抗疫大战的强大合力。

       党旗所指,众人共克难
    五位楼长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率先垂范,大爱守护保障了大学生公寓学子的平安,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一名,两名,三名……更多的学生宿舍楼楼长请缨出战。从最初的5名楼长发展到18名,从大学生公寓到黄渤海三个学生宿舍居住区,楼长们有了新的使命,新的征程。
    由于送餐车资源较少,负责送餐的伙食科科长刘富江每天要运送6000余份餐食,巨大的工作量让本就瘦弱的他应接不暇。黄海校内一舍楼长史成锴、二舍楼长李明智、四舍楼长王庆丰、留学生楼长赵汪洋四位男同志自发帮忙装车运餐,这一干就是10余天,早上六点半顶着寒风运送早餐,晚上借着路灯光艰难运送。

    为了保护学生,他们坚持把每一餐都送到学生的宿舍门前;为了准时送餐,他们提前很早到位等待餐车。校内三舍门前的台阶十分陡峭,每一次搬运都是一次挑战;风雪中的校园更是难以行车,他们捧着三十多斤的餐盒步履维艰;风雪中,他们成为了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共同守护着大海大学子的平安。

    日夜坚守,岁月不平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同学们封闭在寝室的日子里,所有楼长坚持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每天为学生搬运分发一日三餐,每天为学生排忧解难,每天带领广大青年冲锋在前。他们是真正的钢铁战士,一颗红心携手并肩,个人困难藏于心间。
    付常兵的岳父岳母都患有半月板损伤疾病,行走不便,一直未能去医院做全面治疗,由于老人所在小区封闭,妻子也只能带孩子单独居住。一日三餐、孩子辅导、生活琐事全由妻子一人承担。老人无人照顾,妻儿举步维艰,心中的愧疚让这个男人泪满衣衫。
    王庆丰的女儿刚满14个月,本应该时刻在女儿身边的他,因为工作繁忙,几天才能抽空在晚上和妻子视频一次。但女儿已经睡着,他只能看着妻子录制好的视频,夜里独自落泪。由于孩子太小,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只能请岳母过来帮助照看孩子,将体弱多病的岳父一人留在家,元旦当天,他忍不住给同事打了个电话,拜托其给独自在家的岳父买几袋饺子和蔬菜,那一刻他倍感温暖。
    王海鹏自从入住公寓以来,从来不敢与孩子视频。每当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半夜躺在床上时,他才敢听孩子给他的语音留言,“爸爸,下雪了,天冷了,多穿衣服。”“爸爸,多喝热水,多注意身体,早点回来。”“爸爸,我想你了,你要做好防护,要睡好吃好,我在家等着你。”......突然间,他觉得孩子长大了,泪水禁不住就流了下来。疫情面前家人也需要陪伴,尽管内心也有很多的不舍,但在这个紧要关头,舍小家为大家才是一个党员的初心和本色。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身体透支,1月3日,在组织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时,他实在支撑不住,眼前模糊,头脑昏沉,身体虚脱,靠墙蹲了下去。然而,他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起来工作。

    转眼间二十余天过去了,在大海大人同心战“疫”的关键时刻,18名楼长仍然肩负着学生三餐配送及帮助学生订购水果、日用急需品等工作。他们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在大海大校园里,他们擎起了一面鲜红的党旗,他们用大爱守护着大海大学子,用光亮驱逐疫情下的黑暗与风寒。
    同学们,请再振作一点好吗?请不要怕,你们的老师楼宇长和你们在一起,你的抗疫大管家和你们在一起,学校和你们在一起,大海大和你们在一起!风雪过后,就是春暖花开的美好,请再坚强些,请再多一些等待......

  

学校疫情防控思政工作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