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所谓廉政文化,是指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广博文化知识和丰富社会实践的文化种类。作为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则更具有特殊性、人文性、育人性和持续性。
在新形势下,高校如何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如何抓住工作中的着力点,结合高校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这是一篇实践性很强的大文章。
立足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把廉政文化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高教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研究知识、服务社会等重要使命和组织职能。每一个现代文明人,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在学校组织中学习过、生活过、奋斗过,完成了人生重要时期的德行提升、知识储备、技能提高等关键任务。所以,高校廉洁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教益功能、训德功能、辐射功能和传递功能。
如果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实实在在的、身临其境的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熏陶,至少说明我们的教育缺少一门很重要的必备课,一门对其一生都可能起着根本性影响的现实课。高校领导干部、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依法执教,作廉政文化的示范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一生都将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层次影响。这方面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突出对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反腐倡廉教育,严肃惩治各种不正之风、违纪违法行为,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来激浊扬清,提高师生对腐败的认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及对伦理道德价值的评判标准。
营造洁净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文化生长点在于营造洁净和谐的校园文化。高校师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度过的,校园文化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大土壤、大文化背景。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良好的土壤。要使校园廉政文化产生良好效果,氛围的营造、环境的打造十分重要。
高校要立足廉政教育,结合校园实际,打破常规,深入挖掘新的廉洁教育资源,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廉洁宽阔的空间。如开辟师生廉政作品专栏,悬挂著名科学家、学者、廉官的画像,张贴著名的治学、治教、反腐倡廉格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廉政标语等,创设大学校园廉洁的文化环境,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高校应创设优雅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的硬件建设,始终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高效和廉明;打破常规,深入挖掘新的廉洁教育资源,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宽阔的廉洁空间;开展丰富多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通过主题参观、社会调查、实地访谈、观看反腐警示教育录像等途径,使教育内容时效化、形式多样化、效果立体化,实实在在加强廉洁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适应性环境。
构筑规范有序的廉政文化体制机制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构筑规范有序的廉政文化体制机制。制度是基础,制度由体制和机制组成,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有制度保障。所以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是要健全机构。要按照《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之事,要立足高校实际,成立由书记、校长等组成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专门研究高校廉政文化、推进和谐校园建设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优势,通过建立学生文明督导队、监察队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综合能力。
二是制度要过硬,要管用。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制度建设、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强化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三是要强化督导,提高制度执行力,工作讲求方式方法。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体现正面引导、反面警示、注重督导,不断创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长效开展。
争取校园和社会互动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扩散点在于扩大宣传和影响力,争取校园和社会互动,争取社会正面条件共同致力于廉政文化建设,致力于思想过硬、专业过硬、廉政过硬的后备军和接班人培养。高校本身是社会文明的镜子,高校不是孤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还必须与社会互动,形成建设的合力。
高校要加强宣传,扩大廉政文化阵地。多方设立载体,广泛搭建平台,以校广播站、新闻网、校报校刊等为载体,定期播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事迹,播放廉政教育录像片,发布廉政教育信息;以廉政文化宣传标语、宣传画、警示教育牌、廉政文化宣传橱窗等为载体,营造廉政文化的声势,扩大社会影响力。多管齐下,综合建设,依靠政府和社会支持,创设健康的廉政文化外部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特别是高消费娱乐场所的治理整顿,不要使神圣校园的一墙之外成为灯红酒绿之地。把校园与社会的长效互动、让学生参与青少年维权活动、参加廉政文化采风主题活动等有效结合,增强高校与政府、与社会、与企业等的合作意识,用鲜活的社会腐败案例来警示青年大学生,引导青年思想道德修养,砥砺高尚文化,教育大学生尊重真理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不盲目,不虚假,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做事,从青年开始清清白白做人,一生干干净净,做一个有涵养、有品位、有责任、重廉洁、敢担当的高素质公民。
学习借鉴世界有益经验
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外借鉴点在于有效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关于廉政建设、教育系统腐败治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教育腐败治理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包括好的制度、好的运行、好的管理、专业精神和师生伦理道德教育等等。比如完善制度建设,对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规范。特别是改善关键的立法,对那些相对其他社会领域非常特殊的地方,不能留下司法空白;尽可能确保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和民主化,增加办学透明度,取得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普遍信任。这也是国际上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上的一个核心标准。
除了保证教师和其他高等教育领域从业人员有较高工资水平之外,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强调伦理道德教育在高等教育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可能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度建设已经相对趋于完善,不需要把重点放在制度设计上。他们认为,大学和相应的教育机构应尽可能建立道德规范委员会而且采用符合自身特点的道德规范。这些有效做法和经验,对切实加强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很好的借鉴参照。
(作者曹文泽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博士、教授。本文是作者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项目“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中外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