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得与失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5-05

    近来,“草帽书记”杨善洲的感人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他六十年如一日,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一个楷模就是一部巨著,仔细品读杨善洲,给我们留下很多思索和启迪,如何从他身上看“得失”,便是其中之一。

  从一些世俗的眼光来看,杨善洲似乎很“傻”。在位时,手里有权,却不为自己和子女谋半分利;退休后“自讨苦吃”,去荒山植树22年,将政府奖励的十几万元捐献出来;病逝前,又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经营权无偿交给国家……总而言之,他失去了太多太多。

  但另一方面,杨善洲又用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护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为老百姓办好事谋福利,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爱戴。“生为守大义,死成千古贤”,杨善洲的一生,是壮阔而丰厚的,他失去了很多世俗的名利,却赢得了事业的辉煌、人民的认可,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关于“得失”命题的精彩人生答卷。

  得与失相伴一生,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第一次“得”,到寿终正寝的最后一次“失”,生命的轮回中,得与失始终如影相随。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没有追求,人生的车轮就会因缺少动力而停滞不前。当然,也应看到,人生之旅不会一帆风顺,“得失”不由人、不顺心的境况时有发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学会理性的放弃,才能放下包袱,勇往直前。因为得失往往连着权责,只要权利与义务对等,无论是得还是失,都是必然的、合理的。只有这样,才能以“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平常心,既不为一时所得而忘形,更不为一时所失而痛心。

  得与失有层次之分,这种层次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个体而言,有物质层面的得失,也有精神层面的得失;就社会而言,有个人利益的得失,也有党和人民利益的得失。杨善洲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把精神层面的追求放在物质层面之上,而且把个人的得失置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下。这种得失观,不是要否定个人合理的利益追求、物质追求,而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更应志存高远、行为世范,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更高追求,开拓更宽广的人生境界。

  得与失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根本条件是个人的价值取向。杨善洲牢记宗旨、一心为民,所以他的每一次“失”,都孕育着更高层次的“得”。他放弃本来可以安乐的退休生活,在高原林场起早贪黑地劳动,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价值上亿元的“绿色银行”。相反,有的人价值取向扭曲,总想捞点什么,不想留点什么。他们时常感到痛苦,主要不是因为得的太少,而是因为想得的太多,得一而望十,得陇望蜀,结果常常是得不偿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杆标尺。他的事迹,时刻鞭策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看待得与失,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