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体中华儿女都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文化强国如何持续加力,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
强健的身体需要成熟的大脑去驾驭,国家也是如此——杨 澜委员
文化强国的最终目标,是形成能够代表整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提高国家公民文化素养,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良好风尚的形成既是文化强国的基础,更是其重要目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世界瞩目,但同时也产生了道德感失落、价值观混乱,只讲利益不讲诚信等消极思想。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弘扬传统道德、化解社会戾气、保持健康的社会肌体,当务之急是以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这就格外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良好风尚的形成。
“中央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旨在让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同步协调,在世界上彰显中国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委员说,“全球化态势下,各国的文化发展丰富多彩、波澜起伏,如果仅有经济建设的单行思维,我们的民族就不能更好地丰满自己的思想。”
“说起中国的古代文明,除了故宫、长城,我们还会讲苏轼、李白的文学价值,会讲文天祥、岳飞的精神价值。除了不断建起的高楼大厦,我们还要反观自身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阳光媒体集团主席杨澜委员强调,“这个时代,我们有很多的道德困惑,提倡文化建设不仅要强调文艺作品的创造,还包括社会精神价值的建设,就像一个青年,强健的身体需要成熟的大脑去驾驭,国家也是如此。”
“要从教育小学生过马路走斑马线,与人交往要礼貌等最基础的道德建设做起。”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委员强调,文化发展不能只看搞了多少项目,应更加注重无形的道德风尚与精神价值,因为最基本的道德水平才是国家整体文化水平的体现。
不能忘记文化的内需,特别是数亿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潘雪红代表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使整个民族能够审时度势,借助历史的经验和已经积累的文化优势,找到当前文化发展急缺的命题和课题,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好地用在文化发展的刀刃上。
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建设文化强国,一方面要依靠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累,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创新意识作为“起飞之翼”。
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范迪安强调,要紧抓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建设和管理,特别在西部地区以及一些二三线城市加强文化民生工程。对此,广西团代表潘雪红有切身感受:“我们提文化强国,一定不能忘记文化的内需,特别是我国数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强国还需要将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与内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中国文联副主席徐沛东委员认为,对于那些不被市场重视,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却会长远作用于文化发展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政府应当给予额外支持。同时,文化建设的政策制定以及具体实施,应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仅以市场上文化热点为参照,而要着眼于提升全民整体的文化素养,为高品质、前沿性、具有原创力的文艺创作的产生、传播搭建平台。
马胜荣认为,我们现在每年出版的图书数量非常可观,有的作家一年一部,甚至一年几部长篇小说,可是有多少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不同,有些商品不实用我们不用就好了,但是文化产品不好的话,对人的长期危害不可估量,文化产品的评价尺度要关照到能否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心理素质和社会公众道德。
不要以经济指标的方式来衡量“文化GDP”——徐沛东委员
许多代表委员认为,要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是仅靠输出电视节目、购买时代广场的大屏幕播放时段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国家的思想和文化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文化强国的建设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按照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日积月累以致水到渠成。
徐沛东说,推动文化发展要破除长期以来的经济思维方式,不要以经济指标的方式来衡量“文化GDP”。当前,社会资本涌入文化产业,不少投资人依然抱着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心态,过多关注文化娱乐产业、快餐文化,而那些能够真正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层面且短期难以见到经济成效的艺术创作不被重视,整体氛围仍显浮躁。
文化创作的观念和文艺政策,还需遵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和谐的辩证思维。不能过度追求量的增长,以票房、收视率、发行量为唯一标准,而要真正关注文化创作本身的质量以及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徐沛东说,“文化建设就像一座大厦,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来添砖加瓦,而不仅仅是索取。倘若每个人都寄希望于通过文化获得经济收益,获取政治成绩,不但会让整个社会的文化基座基础不牢,甚至会对整个民族的文化造成破坏,而这种破坏是今后难以弥补的。”
文化建设还需要科学审视与理性判断。范迪安委员认为,文化强国最终要落实在每个地区、每个文化领域,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文化科研,将方略与实际相结合,避免文化建设变成一个粗放型的工程,避免盲目投入,以及由此造成的浪费。(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