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9日,在我校庆祝建校60周年前夕,《大连晚报》开设“海洋骄子”专栏,每天半版系列报道我校常亚青、陈勇、汪秋宽等8位教授科研事迹。
9月12日,A15版“新闻纵贯线”以“他让‘马粪胆’在中国安家繁衍”为题,报道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常亚青事迹。
附:报道全文
他让‘马粪胆’在中国安家繁衍
——访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常亚青
人物简介
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海水养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刺参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常亚青的办公室里有一宝:满柜子的贝壳、海参、海胆标本。每当有人问起他的宝贝,他会随手拿起一个标本,一边让你猜着它的寿命,一边滔滔不绝地向你介绍起它的特性、生命周期及它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被采集回来的。研究了20多年海胆、鲍鱼、海参等海珍品育种及增养殖技术的常亚青,对于海珍品有着自己的一套“科研经”。
87枚海胆变成一个产业
常亚青与海结缘,源于1985年的那次大学填报志愿。出生于内陆城市——河北邢台市的常亚青从小没有见过大海。他对大海一直充满着好奇和向往,于是大学填志愿时报考了大连水产学院(现为大连海洋大学)。当常亚青揣着大连水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位于学院附近的黑石礁畔时,眼前那一望无垠的蓝色大海,让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扔下行李就奔向大海。他捧起海水,细细品咂着大海的味道,决心要把自己一生奉献给大海。
1989年,大连水产学院在国内率先从日本引进虾夷马粪海胆这一优良品种。在导师王子臣教授的带领下,常亚青壮志满怀地开始了海胆人工育苗的技术研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这个科研课题按部就班地进行时,王子臣教授却因病住院了。常亚青虽然刚刚毕业留校工作,可他决心要挑起大梁,把这项研究继续下去。于是在办公楼旁的实验楼内,整整一个楼层的海胆实验室里,只有常亚青一个人坚守着,每天为海胆投饵、清除粪便、换水,继续进行着这项研究项目。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研究课题,他干脆与海胆同居一室,像一位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充满慈爱地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脆弱的生命。
1992年夏天,他真正当一位父亲的时刻来临了,妻子已住进医院,即将临盆。可这时正是海胆孵化的关键时期,他既不能亦不舍得离开这个需要他指导的阵地,哪怕是一刻。直到孩子出生3天后,初为人父的他才蓬头垢面地出现在妻子和儿子面前。
经过7年的刻苦研究和辛苦工作,他和他的科研小组,终于攻克了“虾夷马粪海胆人工育苗,筏式养殖和底播养殖技术”这一科研项目,开创了我国海胆大规模养殖的先河。当初的87枚海胆,经过他们多年的研发,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北部沿海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产品之一。1997年,该项目被引为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98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种海胆现已成为我国辽宁、山东等海域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为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年轻的老专家
正是海胆养殖的成功,让常亚青成为了学校里最年轻的“老”专家。他35岁被评为教授,36岁成为博士生导师,说起这些,他总是谦虚地说:“这都归根于学校的致力培养。”为了不辜负学校的栽培,他的科研从未停止过。
栉孔扇贝是我国北部海域最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也是山东、辽宁省渔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0年,常亚青主持承担了“扇贝育种及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项目研究。他引进日本、俄罗斯等地的栉孔扇贝与我国栉孔扇贝进行杂交,系统研究了栉孔扇贝的遗传育种学理论基础,种内不同地理群体定向杂交、生殖调控和选择育种技术等,突破了不同种群扇贝繁殖不同步,以及受精和育苗等难题,并与企业联合,实现了扇贝优良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他还首次提出近交衰退、遗传多样性降低、种质退化是造成栉孔扇贝大量死亡的重要症结,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栉孔扇贝遗传力和选择育种的研究,整体提高了我国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和养殖的技术水平。他的这一科研新成果,获得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么多年,常亚青从未间断过海参育种技术的研究,他获得了“刺参杂交育苗方法”“静水压诱导刺参三倍体”“准确测量活体刺参体长的方法”“非投饵、环境友好的刺参养殖方法”“刺参优质苗种的高强度选择培育方法”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的“刺参杂交育苗技术”和“刺参良种培育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和应用”分别荣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主持培育出了我国海参养殖第一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刺参“水院1号”, 2004年主编出版的《海参、海胆的生物学研究与养殖》一书对我国海参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