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海大】《大连晚报》报道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秋宽教授优秀事迹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9-15

    9月15日,《大连晚报》A17版“本地新闻·专题”以“炼取海洋蔬菜的精华”为题,报道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秋宽优秀事迹。

                         炼取海洋蔬菜的精华
                            ——记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秋宽

人物简介
汪秋宽: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大连市人大代表。国家海藻加工研究开发分中心主任,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品加工标准委员会委员,沈阳近海经济区管委会顾问,大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大连口岸加速通关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关社会监督员,大连轻工协会理事。曾获农业部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大连市优秀人大代表,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大连市优秀发明家,大连市妇联巾帼标兵、大连市科技局“巾帼技术创新发明奖”。主持国家“948”滚动项目、国家支撑项目、国家公益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大连市科技攻关项目多项。主持的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科技局优秀发明创新项目奖。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被SCI收录的文章3篇。

    她的外表从容平和,透出知识女性的稳重与睿智;她的笑声自然爽朗,正像学生们评价的那样平易近人;而她的手掌宽厚有力,那应该是长期从事一线科研试验的结果,这就是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汪秋宽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让海藻变成健康的动力
    中国作为海带生产第一大国,产量占到全世界的89%,但因重养殖,轻加工,大部分海带是以原料形式被吃掉或出口的。“从海带中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售价很高。利用海藻加工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再创造巨额利润的同时,可以促进国民健康的饮食习惯。”汪秋宽告诉记者,国外把食用类的海藻称作“海洋蔬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正是看中了海藻的市场潜力和健康价值,多年来,汪秋宽教授决心选择海藻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坚持在海藻加工及高效综合利用领域开展研究开发工作,并与多个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海藻营养及功能性系列食品。多年来,她与她的团队在“海带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综合利用”领域及其它水产品加工领域完成了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48”项目、国家“948”滚动项目、国家支撑子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仍主持国家公益子项目。2008年,汪秋宽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10月被大连市科技局评为“2006—2008年度大连市优秀发明家”。
    汪秋宽表示,国家对于海藻的研究和加工日益重视,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也逐步加强,相信随着市场的推广与培养,海藻将为中国人提供越来越多的健康食品。
她是个热心人
    在专业领域获得的诸多奖项和头衔之外,汪秋宽还有一项令人刮目的荣誉——她已经连续三届当选为大连市人大代表。
   “她是个热心人。”“她做事认真负责。”这是汪秋宽周围同事对她的评价。10多年来,汪秋宽作为人大代表提交了100多项建议,大到食品安全、市政建设、商务环境,小到居民楼里煤气管道不通、街边的路灯不亮、物业管理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大连黑石礁附近景色宜人,游人如织。但多年以前这里却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污水乱排的脏乱差地区。为了解决这里的环境问题,汪秋宽一面听取众人的意见,一面亲自实地调查。
    2001年2月,在大连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时,汪秋宽拿出一本自制的影集,展示了一组黑石礁地区污染现状的照片,立刻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注意,这也成了当年代市长李永金第一个拍板“立刻就办”的议案。经过治理,黑石礁地区的污染问题得以解决,黑石礁公园以其优美的景观向外地游客展示着大连的魅力,更成为附近市民亲海、休闲的好去处。
   “该硬的时候就要硬起来。”说到作为人大代表的感受,汪秋宽说,大多数情况下政府部门对人大代表的议案是很重视的,办理议案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有些事不是一下就能办好的。要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人大代表就要坚持原则,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就不能在建议回复书上签字。她说,有时候一个建议要反复4、5次才能得到解决,而人大代表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意识,绝不能含糊。
从年轻人身上得到启发
    汪秋宽认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哲学,而她的教学哲学的核心就是“爱”。她说:“我是从心里爱学生。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鼓励。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启发、引导。”
    汪秋宽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她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繁忙,从小到大,她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精力管教孩子的学习。但也许是女儿从小看到母亲每晚伏案工作的情景,自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老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也是如此,只有踏踏实实、不辞劳苦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老师,才能带出严谨、勤奋的学生。
    她还认为,年轻人有许多优势是他们的老师所不具备的,他们从小接触网络,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因此,教学方式改革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寻找启示,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汪秋宽发现有时候自己感觉对某个问题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而学生们却听不明白或不感兴趣。经过思考和分析,她认为,这是由于老师的层次和学生的层次之间存在相当的差距。作为老师,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在某个领域中一步一步上升到较高的程度,而学生们仍处于起点。因此,老师感觉在他的层面上已经讲得很清楚的问题,学生们却不见得听得懂,因此应该改变教学模式,多采用学生提问的形式和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先知”的同学为“后知”的同学进行讲解,因为学生之间的层级较为接近,遇到的问题也相似,讲解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汪秋宽特别关心的。她感到,很多理工科的学生专业能力很强,但在待人接物、表达能力等方面却有所欠缺。因此,每年暑假实习期间,她与学院的其他老师都主张特意把公文写作、人际交往与沟通等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作为大连海洋大学的资深教授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汪秋宽特别注重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并努力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在她看来,育人是一个学校的责任,科研是一个团队的目标,而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