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对于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九个月,你又能用它获得什么样的收获?而对于王朋鹏,却是披荆斩棘后终见成功。为了理想、为了未来,再大的波折也不会阻碍自己的脚步。而最终他考取到了中科院海洋所,一个许多人心目中可望不可即的学术殿堂。
帅气的发型,英俊的脸庞,还有那个看上去很文艺的大眼镜框架,加以迷彩九分裤和刚上新的高帮帆布鞋。帅、潮,这是王朋鹏给我的第一印象。面对记者的镜头,一开始他还是显得有些拘谨,但随着采访的进行,他身上的光环慢慢开始显现。他说,这一路走来,说不上辛苦,有的只是一路的坚持和一路的自信。
关于坚持
每天早上的獐子岛教学楼,七点到八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背背英语。日积月累的进步,王朋鹏坚持了九个月之久。中午吃过饭后是午休时间,晚饭后会散步,放松心情,适当调节,晚上学到十点左右,而关于时间的分配他说道:“如果有课就直接去上课,考研、上课和其他的工作之间是不会发生冲突的,重要的是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一个高效的复习计划。每周会有一天休息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他坦然在此期间他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说有时候坚持不下去了,或者学习学累了想玩,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自己是要考研的,如果考不上会影响未来的道路,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考研是一个长期的,枯燥的过程,但如果有定时的生物钟的话,会比较容易坚持。
关于热爱
当问到考研的动机时,王朋鹏说,选择中科院这条路就是为了搞科研。中科院的老师说“如果你不想读博士,不想出国深造,不想搞科研,就不要选择中科院。”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上,王朋鹏说,家里人不是很支持自己读博士,觉得读完硕士有个稳定的工作就行了,但自己觉得既然已经考了硕士,就还想要继续深造。这也算是把自己的追求一直追逐下去了。
关于伙伴
王朋鹏说,自己周围也有许多考研的同学,大家会一起复习,相互鼓励。如果一个人会觉得枯燥,无聊,坚持不下去。如果有很多人,会在一起说说笑笑,学累了一起吃饭,一块玩,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放松的方法,也是非常好的激励的方法。寝室里只有自己考研,早上起得早,其他人都不会起那么早,所以自己的生物钟会和其他人冲突,但朋友们都很理解他,这让他觉得很欣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很多,从大一开始就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挑战杯一类的,这些与学习并不会相互冲突。自己四年都在一起的女朋友也考研,平时会一起复习,既是情感上的支持,又是学习上的伙伴。
关于自信
当问到考研成功的要素,王朋鹏说:“一定要有自信,一个人如果不自信,整天低低沉沉的,很难有什么大作为。还要为这份自信付出相应的代价,因为既然选择一件事总要有牺牲。“大三不考研,天天像过年”,而一旦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便意味着自己要为此放弃很多玩的时间来准备,心怀自信,坚持到底。
记者和王朋鹏很聊的来,聊着聊着就过了一个小时,而他身上散发的自信之光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加油!王朋鹏。
文字:学生记者关微、谭淅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