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太阳从大海的远处升起,美丽的渤海校区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青春气息。8月27日至28日,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齐聚海大,带着青春的梦想,踏着活力的步伐,走进菁菁校园,开启一段崭新的大学旅程。
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们放心
无论在火车站或是校门口,新生及家长带着大包小裹如约而至。看着眼前已经长大的少年,家长的眼里除了孩子要展翅高飞的喜悦外,还有难以掩饰的几分隐隐担心。而只要一走进校园后,他们的这些顾虑顿时烟消云散,迎新接待处、家长休息区、心理健康咨询处、绿色通道等一个个周到、细致的人性化设置,让新生及家长处处感受温暖。从校门口到报到处,随处可见忙碌的安保人员指引着往来人员和车辆的有序畅通;热情的志愿者虽然被汗水浸湿了衣物,也全然不顾,不停的帮助新生搬运行李;现场工作人员亲切的笑脸、耐心的询问……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不断的在他们眼前翻滚着!还有,还有……好一幅井然有序的迎新画面,好一个生机盎然的校园!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他们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在海大成长的道路上如这样一般的奋勇前行!
当被记者问及到现在对于学校的感受时,一位来自江西的家长坦言:“我们做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这里,对孩子心里自然是充满了一丝担心。现在看到了这个学校这么严谨细致的安排,热情的接待,还有为新生准备的《新生入学手册》等材料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非常放心把孩子放在学校。我相信这里会是我们孩子成长的理想环境……”
独立报到,我能行
3200余公里,漫长的旅途,从贵州兴义到大连,自己一个人,他就是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5级新生詹大明。
他告诉记者,一方面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为了节省开支,另一方面,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所以他决定一个人来学校报到。26日,他提前来到学校,在学长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学院的付常兵老师。“我来的比较早,学校宿舍还不能住,付老师就把我安排在了他的宿舍,学长帮我把入学手续办理好。”老师和学长的热情让他非常感动。付老师的一句话“到了这里就像到了家”虽然简单,却让独自一人远离家乡,无亲人陪伴的他感到非常温情。看着身边的学长们帮助新生,他也学到了很多,也申请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去,参加迎新工作,为新生服务。“刚到学校的时候,周围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老师和学长非常热情,所以很快就摆脱了那种恐慌、害怕的感觉。现在我也当上了志愿者,有的时候帮助新同学听到“谢谢学长”时,我也非常欣喜,告诉他们学校的学长都非常好,但我不是学长。”
“我喜欢大连海洋大学,我对我的新生活充满期待!”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又忙着和学长一起去迎接新生。
据悉,今年,我校有很多新生都是独立报到。他们一个人带着行李与亲人的叮嘱,跨越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平安到达。他们都是好样的,在他们身上彰显出当代大学生独立自强、拼搏进取的精神与风采,我们为他们喝彩,给他们点赞!
新生报到几点,我们就干到几点
炎炎夏日,酷热的骄阳穿透大连湛蓝的天宇,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茫茫人海中,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顶着烈阳,热情的帮助新生们。
接新生的客车刚刚停稳,王晓就和同学们举着学院的牌子去迎接新生,几个人一人一件行李,带着新生到报到处登记信息、解答困惑、办理水卡……报到工作完成后,他又带着新生找宿舍,把行李搬到宿舍。对于他来说,能够当一名迎新志愿者,帮助新生们他也非常荣幸。“我是大二的学生,去年这个时候也是作为一名新生过来报道。有很多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解决,正是那些学长学姐们帮助解决问题。所以,今年暑假我提前回学校,当了一名迎新志愿者,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新生,让他们提供方便,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将这种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面对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志愿者们有时候也很失措。负责报名流程的林青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在过程中也遇见过很多困难,比如很多新生提出的个性化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但是有学院里的领导、老师一直都陪伴在身边,帮助我们一起解决了很多问题,让我们的迎新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她表示,“新生报到几点结束,我们就会干到几点。一定让新生们顺利完成入学。”
我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情
“大爷,请问水房往哪边走”,一走进3号宿舍楼,就看见门卫韩大爷被这样那样的“求救声”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会登记需要报修的宿舍,一会又给一时着急找不到寝室新生指路,一会又给家长解答心中的疑惑。新生陆陆续报到,入住宿舍,三三两两询问各种事宜,以至于韩大爷忙得连午饭都没有时间吃。好不容易等到休息的间隙,学生记者赶忙上前采访。韩大爷说到,为了保证学生宿舍的安全,让新生顺利入住,暑假期间,他和同事们也没有离开校园,提前把迎接新生的工作安排好。每当新生开学的时候就是他们最辛苦的时候。但韩大爷却很高兴,“看着这些新来的孩子们,一个个充满了活力,我们也要尽我们所能,热情的接待好他们,我们再辛苦也是高兴的。我只是觉得我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为我们的学生服务。很简单,没有复杂的想法。”
正像韩大爷一样的后勤服务人员,他们不在迎新报到现场,他们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食堂、门诊、值班室……为了保证迎新工作的顺利有序,他们默默付出,尽心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收获新生及家长的满意和好评。
我们累并快乐着
今年,迎新现场多了很多新的咨询点和接待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迎新现场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待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王太海老师、心理学博士郭双老师及我校心理健康协会等师生在现场为新生们提供心理咨询。“为了早早做好工作,迎新这几天,我们每天都四点起床,赶到大黑石布置现场。心理问题在当代敏感的大学生中很常见,而我们希望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做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帮助。这个过程中的确很累,有时候很辛苦,但是我们是真心觉得它有意义并从中收获快乐。”心理协会会长徐英杰同学如是说。
正是这样一幕幕感人画面的上演,正是这种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才有海大如此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在这多美的金秋时节,在新的时间节点,愿新生们能在海大书写出自己的精彩故事!
文字:学生记者徐岩采写 照片:金泽明、谢深涵拍摄